政策法规
节约也是一种增收
发布时间:2013-06-27
当增收节支这个让人耳熟能详的理念被某些人有意无意“误解”时,节约的内涵便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化为无形。倚重“增收”而忽略“节支”,以至于满足“舌尖上的快感”成为一种“时尚”,于是公款吃喝,公费旅游,讲排场、摆阔气等现实中铺张浪费的陋习,便随之成为常态,似乎节约已是守旧的代名词。
殊不知,节约同样也是增收。据测算,如果全国每年节约5%—10%的粮食,相当于增加一个丰收年;如果全国每人每年少浪费1千克粮食,相当于每年节能48.2万吨,减排122.4万吨;如果每户每天节约1两粮食,全国3亿户城乡居民每年可节约粮食110亿斤,相当于增加产量110亿斤。
倡导节约,减少浪费,对于压缩政府行政性开支而言,就等于节约更多行政费用,而纳税人的总体负担也会因此减轻,等于变相的财政增收。如近期有关方面颁布禁酒令,茅台市值一天蒸发掉125亿元;政府会议不摆花,广州盆花销量骤跌八九成;日前南京长江四桥通车现场,未搞剪彩仪式,简朴的通车仪式仅用8分钟,花费尚不到2000元,据说,以往类似剪彩仪式动辄数十万元、上百万元之巨……这些事例均证明,压缩行政费用不但有效,而且还有很大空间。
节约,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。而有效利用资源本身也是一种增收。目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4%,但一些主要的资源消费量所占比重却远高于这一比重。主要的工业、行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和物耗、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、机动车每百公里的油耗等消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。能源利用效率、矿产资源总回收率、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效益指标与世界先进指标相比明显偏低。节约资源的潜力很大,任重道远。
节约是一种远见,也是一种增收;节约是一种智慧,也是一种态度。因此,树立节约即增收的观念是一份对社会义务的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