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Loading……
        您的位置: 首页> 党建之窗

        党建之窗

        找到初心
           发布时间:2017-02-20



         

        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初心来之不易,才显弥足珍贵。

        对于真正的善行者来说,找到初心是信仰的起点。朱德和刘伯承是党内军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,他们对党的忠诚矢志不渝,他们各自寻找初心的历程也令人深思敬仰。

        朱德是敦厚仁者,入党过程一波三折,堪称传奇。朱德曾经在滇军当过旅长,1922年他拒绝了四川军阀杨森的高官相许和热情挽留,寻找救国救亡的道路。7月,朱德来到北京,经友人介绍拜访李大钊先生,未能晤面。8月,朱德和友人孙炳文结伴南下上海,拜访陈独秀,提出了入党要求。但是,陈独秀给朱德贴上了“军阀”的标签,拒绝了一片赤诚之心。

        求访南陈北李,朱德皆未实现心中大愿,但是他并不气馁。得知党在法国还有旅欧支部,朱德不远万里,赶到法国巴黎,又辗转来到德国柏林,终于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入党。那个时候,中国共产党诞生仅仅一年有余,入党不能当官、也不能发财,相反“杀头”之祸如影随形。从四川到北京、到上海,再到巴黎、到柏林,关山万重,难阻赤子初心。在关键时刻,采取关键行动,回应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历史自觉,这也许就是最真最诚的初心。

        刘伯承是深思智者,入党前是“慎思之,明辨之”,入党后是“笃行之”。和朱德相似,1923年已是川中名将的刘伯承,决然退出军阀部队,重新寻找人生道路。在吴玉章、杨闇公等人的影响下,刘伯承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。一次,好友陈紫舆诚恳劝说刘伯承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刘伯承坦率而又严肃地回答:“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谛……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,我觉得太不对了……拟极力深研,将来始能定其方道。”杨闇公当时在座,对此由衷赞叹:“这是何等的直切,何等的真诚,比起那因情而动、随波而靡的人来,高出万万倍。”1926年5月,刘伯承郑重作出自己的选择,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,以其坚忍不拔走上追求信仰的道路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。

        红色的传奇并未远去。家国事皆同,关键还是要比意志、比定力。找到初心,就要珍惜初心。初心不忘、初心不疑、初心不改,才能走得更远、更稳、更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