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之窗
四解“求客观规律之真”———夯实基层打牢基础
发布时间:2011-07-06
(一)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
任何事物的发展,任何工作的开展,都有一个基层基础问题。夯实基层、打牢基础,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基。
(二)越是要干大事业,越要夯实基层、打牢基础。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如此,趣看365app下载_365bet现场滚球_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要实现“十二五”发展的宏伟目标尤为如此。
(三)同样一件事情、一项工作,“两基”强与弱,结果两重天。
同样是信访稳定,坡李王村由于村“两委”班子坚强有力、处事公正,群众信服,连续20多年没有群众上访。而一些“两委”班子软弱涣散的村,时常“冒烟”,“漏洞”百出。
同样是党委、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,“一把手”过硬、基层组织战斗力强,就能跟得上、行动快、落实好。反之,就跟不上、推不动、难落实。
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;基层不稳,趣看365app下载_365bet现场滚球_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难安。一些地方之所以基层组织不健全、作用难以发挥,之所以党群干群关系紧张、群众不信任,之所以信访稳定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,之所以中梗阻、下梗阻、落实不到位,之所以不作为、乱作为、工作不规范,凡此种种,无不与基层基础不牢密切相关。
(四)问题是表象,根源在思想。
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不端正,总认为基层基础工作周期长、见效慢,不容易快出政绩;矛盾多、难度大,做起来费时费力。对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见效快的“显政绩”看得重、用心多,对打基础、管长远、惠民众的“潜政绩”看得轻、用心少,不想做、不愿做、不屑做。致使许多问题在基层、在萌芽、在初始不能及时有效解决,最终把小事拖成了大事,既干扰了大局,又损害了形象,更伤害了民心。
(五)痛定思痛。市委遵循党的执政规律,作出了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“强两基、重民生、转方式、促发展”主题活动的决策,目的在于把基层基础打得更牢,把民生民本看得更重,把群众立场站得更稳,把社会风气树得更好,把发展方式转得更快,为实现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。
(六)“强两基”,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。
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基层组织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。正因为如此,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,着眼基层,依靠基层,着力基层,服务基层,把基层组织建设好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第一位的是要选好支书、建好支部。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政权的象征,革命战争年代,把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坚持党指挥枪,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;当今和平建设时期,要改善民生、促进发展,我们更要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。如果一个地方的党组织不健全,必然是一盘散沙。支部书记是支部的领头人,选不好、配不强,就会领上歪路、带上邪路。只有按照“双强”的标准和“讲党性、能致富、甘奉献、有威信”的要求选好支书,按照“领导班子好、党员干部队伍好、工作机制好、发展业绩好、群众反映好”的标准建好支部,才能筑牢党的执政基础。
开门要用钥匙,落实要有载体。开展“创先争优”活动、学习“一文九论十八谈”、实施“百村整顿、百村提升”工程、推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、加强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等都是很好的载体,都要融入到“强两基、重民生、转方式、促发展”主题活动之中,通过主题活动来推进、来实施、来提升,依托主题活动抓教育、抓建设、抓整改,切实解决基层基础、为民意识、信访稳定、安全生产、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,使基层组织建设有抓手、有特色、见实效。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不同的历史时期,趣看365app下载_365bet现场滚球_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。比如,40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、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许继集团党委;叫响全国的“小车不倒只管推”的杨水才;新时期的“好军嫂”、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;一心为民的坡李王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成……这些先进典型,是身边的榜样、学习的楷模。值党的90华诞,全市党员干部都要以此为动力,学习先进,争当先进,见贤思齐。
(七)“强两基”,务必打牢各项基础。
“基”以“土”为底,意味着只有植根大地,才能立“其”高;“础”以“石”为旁,意味着只有依靠磐石,才能“出”其右。这本身就说明了基础的重要。
抓好机关打基础。机关工作中也有基础,这个基础不仅决定机关自身,而且影响着一个系统乃至全局。要围绕服务大局、提高效率、规范运转,切实加强机关队伍、作风、效能、制度建设,加强基层站所的建设、监督和管理,夯实机关工作基础,努力建一流机关、创一流业绩。
完善机制打基础。制度机制带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稳定性和长期性。夯实基础,重在机制。必须结合实际,按照个性问题找对策、共性问题靠机制的原则,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机制,靠机制管人管事,靠机制规范行为,靠机制推进工作。
着眼长远打基础。基础涉及方方面面,除基层组织、安全稳定基础这些工作外,还包括基础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基础要素等。就全市而言,农业基础还不稳固,农田水利建设亟待加强;产业基础还不坚实,主导特色和战略新兴产业亟待做大做强,现代服务业亟待提速增效;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,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;社会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,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。作为领导干部,必须尤为注重做好打基础、管长远、惠民众的工作,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、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。
(八)“强两基”,重在做好群众工作。
扎实做好群众工作,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,更是领导干部的“基本功”、“必修课”,必须愿做、敢做、善做。
愿做,就是站稳群众立场、心甘情愿做。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。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麻木不仁、置若罔闻,视上访群众为草民、刁民,根本原因是群众立场站得不稳。如何站稳群众立场?就是“四个不能忘”: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来自群众,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;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由群众供养,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恩;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,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情;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由人民群众赋予,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责。
敢做,就是敢于直面矛盾、不畏困难做。坚持群众有所呼,党和政府有所应;群众有所需,党和政府有所为,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。群众利益无小事,群众反映的事,再小的事都是大事,不能小视、不能回避、不能推脱,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。尤其是对涉法涉诉、陈年老案、征地拆迁、企业改制、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,更要领导牵头、统筹协调、重点解决,让群众高兴、让群众满意。
善做,就是讲究方式方法、积极主动做。做好群众工作既有一个世界观问题,又有一个方法论问题。方法不同,效果大不一样。只有善于用宣传发动、说服教育、利益导向、示范引路、依法行政等综合方法推动工作,注重发挥群团组织、中介组织、社会法庭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化解矛盾,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、做好、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(九)“强两基”,贵在坚持务本责实。
基层基础工作都是具体的、实实在在的,来不得半点虚假。只有大力弘扬务本责实之风,在其位谋其政、履其职尽其责,才能久久为功、收到实效。务本责实抓“两基”,就是“六个一”:强化一个意识——抓好基层是政绩,打牢基础是责任;树立一个导向——齐心协力抓基层,脚踏实地打基础;尽到一个责任——在党言党、在党为党、在党忧党,“一把手”抓党建;弘扬一种作风——坚持领导干部深入群众、机关干部重心下移、基层干部坚守一线;健全一个机制——人力、精力、财力更多地向基层基础倾斜;明确一个标准——基层组织不健全,基础工作不扎实,分管领域不稳定,就不能称为称职。
(十)源浚者流长,根深者叶茂。只要我们脚踏实地,从基层抓起,从基础做起,筑牢执政之基、发展之基、稳定之基,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一定能够逐步解决,趣看365app下载_365bet现场滚球_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,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更加繁荣昌盛!